Page 13 - 衛福季刊_No.22
P. 13
素皆可能增加長輩跌倒風險,跌倒意味著長輩 如何判斷年長者跌倒風險高低?當醫師、物理
身體、健康促進方式或周遭環境可能需要做整 治療師等醫事人員評估長輩跌倒風險,常透過
體檢討與進行通盤性調整。 「坐站起走測試」觀察長輩肌力、平衡感、步態
與活動狀態,以初步了解未來長輩跌倒、失能機
跌倒事件 隱含多種因素 率,之後視情況安排其他檢查,深入瞭解其中原
因。謝至鎠表示,長輩跌倒,背後隱含錯綜複雜
謝至鎠進一步闡釋,疾病因素如失智、帕金森氏
因素,因此評估需鉅細靡遺,將年長者體能與疾
症、曾受傷、尿失禁、低血壓、貧血、頭暈等,
病病程、用藥、環境等所有可能性納入,才能根
又或是運動量不足、步態不穩、平衡感不佳、視
據不同原因擬定個人化防跌策略。
力與聽力衰退、肌力低落、使用安眠藥或其他藥
物、營養不良與環境等原因,都容易造成跌倒, 防跌工作之所以重要,原因在於長輩一旦跌倒,
許多風險因子相加,跌倒機率便持續攀升,部分 極易造成臥床、行動不便等嚴重後遺症,或是導
長輩缺乏維生素D與鈣質等營養素,一跌倒便骨 致活動量大減,甚至部分長輩因擔心再度跌倒
折、受傷,預後令人憂心。 而畏懼出門或不再運動,長輩整日待在家中、床
上,肌力流失加快,更易面臨跌倒威脅,形成惡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物理治療中心主
性循環,長期下來,身體機能便如江河日下,一
任曹昭懿也觀察到,下肢肌力與髖關節、膝關
日不如一日。
節、踝關節健康皆與長輩跌倒風險有關聯;像踝
關節扭傷、韌帶受傷,本體感覺也會產生變化, 防跌之道 隱藏在每個細節
上下樓梯便容易誤判階梯高度而絆倒;曾中風
的病友亦是如此,當一個人曾中風,腳可能無法 在2018年11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以下簡稱
抬高,或者腳板無法行動自如,常拖著地走路, 健康署)出版的《長者防跌妙招》最新版本中明
也容易引發跌倒意外。 列預防跌倒之道,包括「定期練習肌力、柔軟度
「坐站起走測試」(Timed Up and Go test,TUG)
謝至鎠表 示,在跌倒風險評估中,「坐站起走測試」是很重要的指標。
▼ 評估方法 ▼ 評估結果
1. 請長輩坐於椅子。 ◎10秒內完成:預測一年內之日常生活功能
2. 請長 輩由坐 到站, 趨於穩定,較無失能風險。
2. 走3公尺 後 轉 身 走 回, ◎15秒內完成:大致上算正常。
2. 總共走6公尺。
3. 評估人員計算所花時間。 ◎20秒以上完成:
可能有活動上的障礙,需轉介
*測試時需有專業評估人員在旁協助,
以免發生危險。 相關專科醫師進行進一步評估。
www.mohw.gov.tw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