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一顆火熱、追求公義的心,曾華源在社工學術界耕耘逾35載,他持續為打破社會結構對弱勢族群的壓迫、實踐社會公平、正義而努力,不僅在兒少保護、社工倫理等領域學有專精,也培育出許多優秀的社會工作人才,對提升社工專業價值,更是不遺餘力。
在衛生福利部2019年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表揚實施計畫上,超過半數的評審委員曾親自目睹他的教學風采,對他的認真態度留下深刻印象,曾華源也因此獲得特殊貢獻獎殊榮。
踏入學術殿堂 思考漸趨成熟
曾華源坦承,在高中的時候「差一點成為偏差少年」,後來考大學聯考,進入社會學系,從中獲得許多成長,在機構實習時,因為一名實習老師的啟發,讓他了解專業知識在社工領域何其重要,在擔任救國團總團部「張老師」研究訓練組組長時,他對青少年、弱勢兒少的種種困境與煩悶心情,更能感同身受,並思考如何運用社工專業的力量,幫助孩子走出迷惘,步入人生正軌。
1983年,曾華源至東海大學擔任教職,之後擔任該校主任祕書、社工系系主任等職,他深信,「擔任社工不是只要有經驗,有愛心,幫助別人需要更多的知識,必須有知識的基礎,專業知識和實務操作必須相輔相成,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