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衛福季刊_No.18
P. 41
人文
長聊到,自己的孩子年約7歲,同時唇裂、顎裂,
講話不清楚,因為家裡很窮,小孩又有這樣的
問題,無法清楚表達,就不能上學,也常受到嘲
笑,非常自卑。
一般來說,同時有唇裂、顎裂患者,會在出生後
分階段進行唇裂與顎裂之修補,兩次手術間隔半
年,以利傷口的復原;然而當地的病童都已經超
過一般施作手術的年紀,為不耽延孩童受教育,
經過醫師就個案狀況進行僅認與專業的評估後,
王 金 英 在「107年度全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表揚
若認為可行,就在同日內為孩子修補所有的破損 頒獎典禮」中獲得特殊貢獻獎的肯定。
缺口。看到孩子終於可以好好說話、上學,小孩
父母不只感動,對義診團的付出更是頻頻致謝。 獻獎的肯定,即使如此,她還是不斷進修,吸收
最新社工觀念。她也勉勵年輕社工要有國際觀,
在許多開發中國家,也有歐美醫療團會到這些國
視野要宏觀,若在一定的高度看事情,視角會比
家為弱勢病人開刀,但多數歐美團隊都是開刀後
較全面,所提供的幫助才能真正貼近人心。
就離開,不會與當地醫師、病人家屬多做互動,
王金英的作法就很不一樣。
對王金英來說,「社工是社會的良心,就是不斷
她為義診流程設了SO P,鼓勵臺灣去的醫師與當 追求正義與公平,讓弱勢的人生活得更好。看到
地醫療人員互動,也會請當地幫忙的醫療人員吃 受幫助的人因為你的幫助而有改變,就可以感受
飯,表達對他們的尊重和感謝。所有療程結束後 到這份工作的意義與價值!」
隔天會特別安排感恩茶會,患者接受唇顎裂修補
手術後,外觀改變很大,家人、當地鄰居看到這
樣的改變,特別有感。透過感恩茶會,病人家屬 了解更多
與當地民眾也有機會了解義診團背景,對臺灣有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
更多認識,當地媒體也大幅報導,「感覺臺灣團
隊與其他國家很不一樣」,這都讓臺灣形象大大
加分。
做社工 是一門藝術
特別誌謝
「做社工,真的是一門藝術,講求溝通、同理與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執行長
資源連結。」王金英的努力與耕耘,得到社會大 臺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理事長
王金英
眾與10 7年度全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表揚特殊貢
www.mohw.gov.tw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