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性侵害被害人沉重的內疚感,專業人員會在其情緒穩定時引領她/他檢視這些深沉想法,拋出「一個人穿得太漂亮,就應該受性侵犯?」「為什麼穿得太漂亮,就應該受性侵犯?」等問題,陪伴被害人一步步找回自我價值,這過程可能很漫長。光要接受「這不是妳/你的錯!」短短一句話,有時就得花上一年以上,當事人當下或許了解受性侵害不是自己的錯,但隔一段時間,自責情緒又會浮現,陪伴就要很有耐心。
陪伴性侵害被害人 3項實用建議
陪伴時,李婉菁提出3項建議:第一,「傾聽、同理」非常重要,要充分地信任與接納,允許當事人說出任何感受與想法,有些人談到這段經歷會有害怕、自我責備甚或是「想殺了自己與加害人的矛盾與憤怒!」等強烈情緒感受,或者感覺全世界都沒有容身之處,身邊環境很不友善,這時最忌諱否定性侵害被害人感受,當她/他們感覺受到否定,便更難真實面對這些創傷經驗。所以陪伴的人對於如何承接、傾聽,也要做好充分準備。第二,不要任意評斷,避免說出「妳/你怎能這樣說!」之類話語。第三就是尊重性侵害被害人的自主性,別對當事人復原過程、時程存有預設立場。
性侵害被害人雖然以女性居多,也有少部份是男性。潘含恕表示,社會普遍認為,「身為男人就要堅強、勇敢,受性侵害就代表這男人太過軟弱。」這讓男性被害人的負面情緒遭受漠視,身心就很容易出狀況,復原之路很艱辛,因此身邊親友不光是在語言,在態度上要更細膩地去接納、耐心傾聽、不評論,男性性侵被害人才可能敞開心房,表達內心真實情緒、想法,這樣才有機會走出傷痛、自我否定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