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緩和醫療系列報導(二)
努力扭轉社會誤解 蔡兆勳盼「生死兩安」的圓滿
繪人文
人氣(96)
過去認為, 接受安寧緩和醫療代表「等死」, 現在安寧緩和醫療觀念逐漸被社會大眾接受, 正是一群醫護幕後英雄努力而來, 臺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蔡兆勳也參與其中, 他運用同理心幫助末期病友、家屬面對死亡課題, 期待可以達到「生死兩無憾」的圓滿境界。
 
在過去,不管是社會大眾、醫護人員,都對安寧緩和醫療存有許多誤解,蔡兆勳擔任安寧緩和臨床工作時,便對這部分有很深的體會。他說,當末期病人轉到安寧病房時,許多病人、家屬都以為這是要放棄救治,感覺遭到遺棄,因而逃避進入安寧病房,此時就得靠智慧改變病人、家屬想法。

蔡兆勳在門診中常遇到病人因害怕而不願進入診間,只有家屬前來「了解狀況」,一般醫師可能感覺無所適從,遇到這種情況,他會邀請家屬參觀安寧病房,當家屬看到安寧病房中多數病人舒適、與其他人正常聊天場景,受病房中溫馨、明亮氣氛感染,就會對安寧療護逐漸改觀,他便順勢鼓勵家屬帶領病人前來,這樣就有機會幫助患者減輕痛苦,改善生活品質。

肉體、心靈本一體 照護必須面面俱到
在照護末期病人過程,蔡兆勳觀察到,許多病人不只承受肉體上的痛苦,心靈上也是飽受折磨,對於死亡,充滿害怕、恐懼、不捨、不甘願等情緒,家屬自然也受到影響,不只如此,病人的人際關係互動也退縮,因為害怕被別人看到自己生病的樣子而選擇躲起來,寧願自己在家裡、房間默默承受疾病煎熬。而心靈與肉體是密不可分,當心靈感覺痛苦,就會加劇肉體病痛,反之,當心情放輕鬆、坦然面對,肉體病痛就會稍微減輕,醫療介入也可以減少。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58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886-2-8590-6666
Copyright © 2018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