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衛福季刊_No.18
P. 13
焦點
照顧好自己 才能好好照顧家人 林先生表示,「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家
人,雖然要花點錢,但喘息很重要,再者,比起
1966 5年後,林太太腦傷惡化,肢體動作也受影響, 居家喘息,機構喘息更符合我的需要,加上我熟
林先生發覺,靠一己之力照顧,又要同時工作, 悉機構的環境和人員,對機構有信心,所以不排
時間、體力逐漸無法負荷。他透過網路搜尋知道 斥使用機構喘息。」
了居家照顧服務資源,便申請週一至週六由照服
員到家協助照顧,上、下午各有一名照服員協助 家庭照顧者 平均照顧9.9年
「備餐、餵食、刷牙、洗澡」等事宜,照服員也
貼心噓寒問暖。中間曾陸續換過照服員,他製作 林先生的太太很需要人照顧,全臺像林太太這
樣的失能、失智族群與身心障礙者約76萬人,其
分工表,照服員就能清楚交接。趁著居家服務時
中近50萬人為超過65歲以上長輩。陳景寧指出,
間空檔,林先生外出參與家庭照顧者支持據點活
過去統計發現,家庭照顧者平均照顧時間達9. 9
動,不只放鬆,也學習新知。
年,每天花1 3.6小時在被照顧者身上,太太、女
根據林太太的情況,當時林先生享有21天喘息服 兒、媳婦等女性照顧者占了7成。國外研究也顯
務,他每個月也會安排2 -3天讓太太去機構接受 示,約2成家庭照顧者罹患憂鬱症,65%有憂鬱
照護,爭取喘息空間,若超過補助額度,他就全 傾向,8成7有慢性精神耗弱,家庭照顧者死亡率
額付費。林先生兼顧照顧、工作直到退休,退休 比其他家庭成員多增加6 0%。
後,他堅持投入志工行列,幫助轉換心情。林先
生認為,照顧者要積極了解並善用資源,現在66 陳景寧分析,曾遇到的個案,照顧最長時間達33
歲的他會利用手機APP軟體,以視訊觀察太太在 年。從統計數據來看,一半以上家庭照顧者為
家情況,即使人在外面,他也比較放心。 40-60歲族群,這些人都有工作生產力。當親人失
能、失智或有身心障礙,家庭中有一名成員離開
職場擔任唯一照顧者,生理、心理與經濟壓力便
與日俱增,照顧者常需要抱被照顧者洗澡、移動
或上下樓,許多人有頸椎、腰椎傷害,由於睡眠
常被打斷、心理承受很大壓力,而整天待家裡,
社交也受到孤立,身心狀況大多欠佳,時間一
久,不少照顧者就變成病人,而退休金、勞健保
中斷也都是問題,常導致照顧者老年貧病交迫。
離職成為全職照顧者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陳景
寧表示,最新照護趨勢是希望照顧者可以「照顧
充分運用照顧及專業服務、喘息資源,讓照顧者 不離職」,這有兩大好處:第一,經濟收入不會中
不再孤軍奮鬥。 斷。第二,工作等於是一種喘息,不只擁有社交生
www.mohw.gov.tw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