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肥胖迷思,打造健康體質
聰明做好肥胖防治
話焦點
人氣(202)
根據2017年衛生福利部10大死因統計,「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與「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7項與肥胖有關,想延年益壽,就得從生活做起,認真維持健康體重。
 
少民眾以為肥胖並非疾病,只是外觀問題,但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以下簡稱臺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臺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教授黃國晉指出,這是一種常見迷思,在2013年,美國醫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已將肥胖視為一種疾病,2017年,世界肥胖聯盟(The World Obesity Federation)更直指,肥胖即是慢性疾病,需要加以追蹤、控制。
肥胖不只是外觀問題,也會影響健康,提高罹患其他病症的機率。
國內肥胖盛行率 上升趨緩和
國內成年人身體質量指數(BMI)只要大於或等於24,便屬於體重過重,若BMI大於、等於27,便達肥胖程度。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我國成年人的過重、肥胖盛行率為45.4%。分析過去數據,1993-1996年與2005-2008年的過重、肥胖盛行率分別為32.7%、43.4%,增加幅度為10.7%,可見成年人過重與肥胖盛行率上升趨勢趨於緩和。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以下簡稱健康署)所出版的《臺灣肥胖防治策略》一書中提到,臺灣民眾平均的BMI與肥胖盛行率雖然不及西方國家高,但平均體脂肪卻比白種人來得高,因此民眾較容易產生代謝性疾病,而「健康體位」的重點應著重於「適當的身體組成與體態」,其中「適當的身體組成」是指體脂肪比例要適當,肌肉量也要足夠,「體態」則是指腰圍、臀圍等體圍要控制在健康範圍。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58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886-2-8590-6666
Copyright © 2019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