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所施行的「失智照護服務計畫」,主要重點在設置「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與建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其中「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提供失智長輩與照顧者多元、複合性支持服務,服務範圍包括認知促進、緩和失智、安全看視、家屬照顧訓練與家屬支持團體等,至2019年6月已設置434處。
另外,「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則提供失智個案管理服務,並辦理社區失智照護人才培育、推廣公共識能教育,同時輔導社區失智據點,至2019年6月,全國已設置87處「失智共同照護中心」。
「一般民眾對失智症最常見迷思,在於不瞭解失智症,也不認為症狀是失智症引起,即使長輩已產生明顯失智症狀,連家人都不認得,有的民眾還是稱這些症狀為『失憶症』,或歸咎於健忘、老化,也有70多歲婦女認為是『停經症狀』,就是不願承認是『失智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主任陳乃菁談到這點,深感無奈。
若想要運用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等資源,首要條件在於「失智症確診」,但要跨出這一步,對許多失智患者、家人而言相當不容易。陳乃菁觀察到,有些已確診失智症的長輩,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時,一面對照顧管理專員詢問失智症病史,馬上矢口否認罹患失智症,導致後續服務無法介入。
為改善上述現象,陳乃菁建議,失智長輩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時,可由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人員或其他專業人員陪同,或由了解整體狀況的家人陪同亦可,透過專業人員或家人幫忙回答專線人員詢問,失智長輩才可能獲得相關資源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