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代舉例,日本為因應長期照顧發展,在1980年代新創了「介護」一詞,「介」具有「支持」的意義,而「護」則有「保(監)護」之意。既然是新詞,當然不存在日本既有的辭典、典籍之中,但為了建立新的社會價值觀,新版的辭典中已正式收錄「介護」這個新詞彙,從社會教育面開始建立全民長期照顧的觀念。此外,日本在介護保險正式上路前,也以多年的時間事先向全國宣導,甚至將介護保險編入教科書中,讓國小甚至幼稚園學童也能理解日本高齡化與長期照顧的危機,認同推行介護保險的必要性。
由教育、研究單位先將理念價值釐清,再由主事團隊透過立法加以框定,同時透過國民教育、社會教育、大眾傳播等體系,長期鎖定目標方向持續推動,進而建立新的社會價值觀、專業觀;在李世代心中,這是發展長期照顧最美好的展開。
聽李世代侃侃而談日本長期照顧的種種作法,日語詞彙唸起來也相當標準,原以為曾在日本進修,沒想到他說,「我根本不懂日文。」但為了向長期照顧發展經驗豐富的日本取經,李世代逼著自己認識日文、接觸日文資訊,遇到不懂的字就查字典、請益他人,透過大量閱讀與交流,深入了解日本在長期照顧上的努力,進而將日本長照制度的優點內化為國內推動制定長照制度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