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李世代專訪
投入高齡長照領域,二十年如一日
繪人文
人氣(110)
臺灣在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例達總人口數14.05%,每7位民眾就有1位是高齡長者,其背後必隱藏不少失能照顧之問題。輔仁大學附設醫院社區醫學暨長期照護部主治醫師兼副院長,也是輔大醫學院教授的李世代表示,以目前人口結構推估,2026年後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人口將達到20%,我們要思考的老人問題,不只是對失能者的照護,更要進一步思考,如何讓老人「不那麼快被照顧」,進而創造一個有活力的(超)高齡社會。
 
李世代舉例,日本為因應長期照顧發展,在1980年代新創了「介護」一詞,「介」具有「支持」的意義,而「護」則有「保(監)護」之意。既然是新詞,當然不存在日本既有的辭典、典籍之中,但為了建立新的社會價值觀,新版的辭典中已正式收錄「介護」這個新詞彙,從社會教育面開始建立全民長期照顧的觀念。此外,日本在介護保險正式上路前,也以多年的時間事先向全國宣導,甚至將介護保險編入教科書中,讓國小甚至幼稚園學童也能理解日本高齡化與長期照顧的危機,認同推行介護保險的必要性。

由教育、研究單位先將理念價值釐清,再由主事團隊透過立法加以框定,同時透過國民教育、社會教育、大眾傳播等體系,長期鎖定目標方向持續推動,進而建立新的社會價值觀、專業觀;在李世代心中,這是發展長期照顧最美好的展開。

聽李世代侃侃而談日本長期照顧的種種作法,日語詞彙唸起來也相當標準,原以為曾在日本進修,沒想到他說,「我根本不懂日文。」但為了向長期照顧發展經驗豐富的日本取經,李世代逼著自己認識日文、接觸日文資訊,遇到不懂的字就查字典、請益他人,透過大量閱讀與交流,深入了解日本在長期照顧上的努力,進而將日本長照制度的優點內化為國內推動制定長照制度的能量。
輔大醫院成立居家護理所,李世代(前排左3)與院所同仁齊聚祝聖祈福。
照顧服務員的專業與地位 影響長照品質關鍵
高齡化社會裡,老年人的健康照護、疾病預防與社會照顧,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李世代認為,建構一個全方位長期照顧服務體系,如何充實照護人才與培訓長期服務提供者、管理者,是影響長照品質的重要關鍵。

然而照顧服務的工作形象,常被形容是「3D」工作,dirty(髒污)、dangerous(危險)、difficult(不易做),自然不易吸引人投入。加上過往長照服務多由非營利組織執行,不分配盈餘限制的制度設計,可能造成照顧服務員的薪資無法提高,服務量能也無法擴展。當站在第一線的照顧服務員,不好找、不好做,也做不久,勢必會影響長照的服務品質。李世代舉日本為例,日本將照護服務體制化,照顧服務員專業化、證照化,還成立介護專門學校,專門培養照護人力。在日本,醫療保險給付是由專業醫師來主導,而介護保險給付服務,則是由專業的照護管理體制來判斷,在長期照顧的領域上,專業平行。當照顧服務員的角色是有專業、有升遷途徑、有社會地位的狀況下,自然能夠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投入。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地址:11558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6段488號
電話:886-2-8590-6666
Copyright © 2019  衛生福利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