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資運籌帷幄
防疫國家隊立大功
話焦點
人氣(163)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以下簡稱COVID-19)持續在全球傳出疫情,累積確診數早已突破百萬,在如此嚴峻的疫情下,各國發現臺灣「守得很好」,不僅確診數少,防疫物資更是相對充足,舉凡防疫酒精、醫用口罩、隔離衣等,國產量在兩個月內,全都呈「倍數成長」,使得臺灣社會普遍有著高昂的抗疫士氣。
 
及早察覺疫情變化 物資調動超前部署
此次防疫作戰成功的關鍵之一,正是扮演物資國家隊的推動者,經濟部政務次長王美花,她也擔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以下簡稱指揮中心)一級開設後物資組組長。王美花說明,行政團隊過年前就意識到COVID-19可能的嚴重性,當時早早展開跨部會討論,並發現其中一個關鍵的問題是防疫物資,特別是口罩。曾經歷過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簡稱SARS)的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當時就提醒,不僅是防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需要,還有民眾的需求,都會隨著疫情發展而大幅增加。

為此,經濟部針對臺灣口罩產量展開盤點,得知國內日產量約188萬片,加強產能後最多達244萬片,平時九成的口罩均仰賴進口,多數來自中國大陸,考量當時COVID-19疫情正在延燒,將來勢必無法取得中國的口罩貨源。

在經濟部部長沈榮津指示下,包括經濟部與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的同仁在過年期間快速地尋找廠商,確保過年後國內的口罩產能最高可達每日420萬片,但是經過評估,要滿足醫療與民眾需求至少需日產量1,000萬片以上。1月30日年假結束一開工,沈榮津隨即與經濟部工業局、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一行人拜訪設備製造商,親訪第一線了解國內口罩自製能力。

王美花說,幸運的是民間業者早已未雨綢繆,過年前即敏銳地察覺市場需求,已先向黏合口罩的關鍵零件「超音波模組」供應廠商下單;關鍵零組件庫存足,就能立即支援生產,因此經濟部立即向行政院提出「60條產線」構想,行政院火速拍板同意,在1月31日宣布投入1.8億元自建60條口罩產線,以提高國內口罩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