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理學會理事長王秀紅專訪
以護理專業推動務實外交,讓臺灣被看見
繪人文
人氣(127)
笑聲爽朗豪氣,笑容燦爛真誠,是台灣護理學會理事長王秀紅給人的第一印象。她以熱情拉近眾人第一次見面的距離,在投入學會服務的三千多個日子裡,秉持熱忱以護理專業推動務實外交,讓世界看見臺灣護理的專業與貢獻。
 
台灣護理學會積極參與國際事務
2004年之前,王秀紅多在學術單位耕耘,直到進入衛生署服務,有了政策規劃的相關經驗,卸任副署長後,回到熱愛的學術領域外,心中也萌生能對學會有些貢獻的想法,於是投入台灣護理學會理事選舉,擔任副理事長,從2009年進入學會服務,至今已逾十個年頭。由學會的宗旨與任務來看,「提升護理國際地位」是讓台灣護理學會(以下簡稱學會)不同於其他民間護理團體最重要之處。王秀紅表示,學會於1922年加入全球最大的國際護理專業組織「國際護理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以下簡稱ICN)」至今已近一世紀,若從加入的會員人數來看,在ICN中臺灣是第12大國,自1997年至今,在ICN理事會中皆佔有理事席次,甚至在2001年及2009年當選ICN副理事長,充分展現臺灣護理界的專業實力。

透過與ICN的密切合作,學會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與世界接軌,但王秀紅也不諱言,當來自中國的中華護理學會在2013年加入ICN之後,學會開始受到打壓,在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以下簡稱WHO)與ICN共同辦理的會議中,屢次被要求改名。王秀紅透過書面回覆、線上會議等各種方式應對克服,並在各種可以展現臺灣的場合,把握機會推動務實護理外交,藉由不屈撓的精神和幸運之神的眷顧,讓臺灣護理的成就與貢獻,不曾因中國政治打壓而被抹滅。
王秀紅(中)與台灣護理學會同仁出席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訊會議。
四大關鍵作為 臺灣防疫成就有目共睹
若要列舉影響全球甚鉅的事件,2020年肆虐全球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以下簡稱COVID-19)絕對名列其中。面對COVID-19侵襲,臺灣拿出防疫視同作戰的精神,為了交出一張亮眼的防疫成績單,準備了17年。王秀紅說,臺灣在2003年歷經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以下簡稱SARS)的慘痛經驗後 ,政府與醫療機構便積極建立完善的整備計畫,抱著「平時如戰時」的態度,因應隨時可能發生的新興傳染疾病。王秀紅進一步分析,此次面對疫情,有四大關鍵為臺灣築起社會安全防護網,成就令人驚豔的防疫效果。

首先,要提到的關鍵就是政府的超前部署,不管是口罩政策、邊境管制、檢疫隔離或是社交距離等各項防疫措施,政府皆以超前部署的積極作為,達到防堵及控制疫情的成效。為避免民眾因未知而產生恐懼不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日提供即時、公開、透明的防疫資訊與政策說明,讓民眾獲得最快速且正確的資訊,加上不斷宣導各種防疫知識,有效提升全民防疫觀念。

第二是醫療體系的質量充足,面對疫情衝擊,盡可能減少第一線醫護人員耗損,是我們從SARS戰役學到的寶貴經驗。為提升感染防治的專業知能,各醫療體系平時即加強感染預防及控制相關教育訓練及演練,確保醫護人員有足夠的專業能力來應對。防護裝備是醫護人員面對疫情的武器,為提供第一線人員足夠的支持系統,臺灣的醫療機構平時便備妥充足的個人防護裝備(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簡稱PPE)供醫療工作人員使用,並建立輪班制度,讓醫護人員的精神和體力不致耗竭。

再者,民間企業的全力支持也是關鍵之一。民間企業以防疫國家隊之姿,日以繼夜投入口罩、酒精等重要防疫物資的生產,不僅保障國人健康與安全,口罩產量甚至能讓臺灣進行國際援助,協助其他國家第一線護理人員做好防線,盡一份國際社會責任,印證了Taiwan is Helping!

最後,就是全國民眾的自主配合,再好的防疫措施若無民眾全力配合,都是枉然。此次戰役,民眾高度警覺面對,進而為預防社區感染建立一道有效防線,王秀紅忍不住稱讚,「臺灣最美的風景,就是我們的人民,素質很高!」

疫情蔓延 臺灣防疫成就受全球重視
2020年1月,全世界以為COVID-19疫情僅發生在亞洲地區,沒想到兩個月之後在義大利迅速擴散,蔓延到整個歐洲、美洲持續爆發,連WHO也將疫情全球風險級別上調至「非常高」。此時大家開始驚訝,為什麼臺灣這個與中國互動這麼頻繁的國家,確診人數卻這麼少。ICN理事長Annette Kennedy邀請台灣護理學會分享經驗,除了防疫經驗文章及照片,學會也錄製由第一線護理師現身說法的防疫影片,提供ICN作為報導素材。

為讓各國護理人員的防疫經驗相互交流,ICN共舉辦四場次COVID-19網路研討會議,3月27日舉辦第一場,邀請臺灣、中國、南韓3個亞洲國家護理學會理事長分享,席間WHO首席護理官Elizabeth Iro等官員也與會報告。王秀紅受邀第一位分享臺灣防疫經驗,她表示「當時有50個國家200多位護理領袖在線上觀看,臺灣又是第一個發言報告,對參與國際會議時常受到打壓的臺灣來說,算是非常重要的突破。」但讓王秀紅更感動的,是線上來自各國佳評如潮的反應,她欣慰地表示「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這場網路研討會,讓臺灣高度專業的防疫成就被世界看見,也為王秀紅迎來卡達基金會(Qatar Foundation)與世界健康創新高峰會(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Health, WISH)共同舉辦的COVID-19專家視訊座談會。這場視訊會議與會專家包括WHO東地中海區域主任Ahmed Al-Mandhari、非洲區域主任Matshidiso Moeti、COVID-19防疫特使David Nabarro及來自卡達、義大利、南韓等專家,而王秀紅是唯一護理界代表。王秀紅說「當時心情非常緊張,不僅要即問即答,還要言簡意賅,在WHO高階官員參與的會議場合,我還想著如果被刁難時,該如何應對才能守住臺灣尊嚴。」座談會上,王秀紅不談臺灣做得多好,她只具體說出臺灣做了哪些措施,誠懇無私的分享,受到現場所有與會專家的一致肯定。
在COVID-19專家視訊座談會上,王秀紅(下排右1)與各國專家分享臺灣在此次防疫執行的相關措施。
王秀紅侃侃而談向國際分享臺灣防疫措施的種種心得,藏在她笑容背後的,是驕傲、是感謝,因為她知道這個得來不易的成績,是臺灣無數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護理師是防疫工作的關鍵角色
在防疫工作所有醫事人力中,護理人員佔了50%以上,舉凡確診、疑似病人、居家檢疫者的照護,或是社區衛教、篩檢追蹤、包機後送、集中檢疫場所等,都看得到護理師的身影。王秀紅說「護理師接觸病人的時間最長,在照護的過程中若沒有專業知能,不僅危害自己與病人,甚至會造成院內感染,讓醫院體系崩解。」護理師在疫情防治過程擔任守住第一線的重要角色,他們堅守崗位、默默付出,王秀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努力,除了以影片記錄他們站在防疫第一線的心得,也計劃出版防疫中英文專輯,未來不僅可做防疫教材,也能彰顯護理人員的貢獻與價值,進而提升護理的專業形象。

積極培育國際性護理領導人才
因為防疫有成,讓王秀紅有機會在國際舞台為臺灣發聲,然而在這場戰役之前,王秀紅早已帶領台灣護理學會,在國際上交出許多亮眼成績單。

「領導及國際人才培訓是學會最引以為傲的成就」,王秀紅表示,自2009年起,學會每年選派資深護理領導者前往日內瓦參加ICN舉辦的全球護理領袖培訓營,目前除了已培訓國內11位資深護理主管,也資助友邦及其他經濟弱勢國家的護理主管參訓;為培育國內護理領導人才,學會於2011年成立南丁格爾學苑,培養具前瞻性、國際觀、能與其他專業團體建立策略聯盟及參與政策制定的護理領導人才,以促進及提升護理人員和專業之相關權益,迄今已有249人完訓。2015年起,學會與ICN共同辦理「變革領導培訓營」(Leadership for Change Programme,以下簡稱LFC),不僅培育國內領導人才,也以專業做外交,協助培訓緬甸、越南、印尼等護理高階領導者共15人,其中6位還是緬甸衛生部官員。王秀紅驕傲地表示,台灣護理學會是唯一被ICN認可,能到其他國家協助執行LFC的學會,國內更有13位完成ICN認證的LFC師資培訓課程的高階護理領導者擔任講師。學會積極培育國際性護理人才,近年也將面向擴及青年世代,連續兩年派年輕護理菁英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簡稱INGO)的人才培育計畫,也甄選國內大學護理學系學生,參與ICN護生大會。王秀紅笑說「學會在國際上的努力其實已小有名氣,現在我們要拚內銷,讓國人也能看見臺灣護理的成就與貢獻。」
王秀紅(左)與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代表於國際護師節拜會總統蔡英文,向護理師致敬、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