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女力專訪-山陵冒險家江秀真
在與山的對話裡,累積人生的能量
繪人文
人氣(108)
在江秀真身上,有很多「第一」。她是第一位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的臺灣女性、第一位玉山國家公園女性巡山員、第一位完攀世界七頂峰的臺灣女性登山家。對江秀真來說,這些「第一」不是豐功偉業的清單,是信念的呈現,她說:「只要覺得這件事情是對的,就直接去做,不管你是什麼性別,你覺得你可以做得到,就一定能夠做得到。」
 
攀登山林的熱情與初心
走上登山家這條路,對從小就認識江秀真的人來說,應該不感驚訝。江秀真笑說,因為自己從小就喜歡運動、喜歡戶外活動,整天跟在哥哥姊姊屁股後面往外跑,鄰居阿姨都叫她野馬婆。國中時,參加姊姊公司的自強活動去了擎天崗,那時的擎天崗並不好走,當天下大雨又濕又冷,姊姊買了一碗貴森森的泡麵,兩人就蹲在路邊分食。江秀真憶起自己接觸山林的初體驗,雖然天公不作美什麼景色都沒看到,但也澆不熄她想往戶外跑的熱情。

真正攀爬人生中的第一座山,是在高職二年級。江秀真當時參加了青年救國團的活動-雪山登峰隊,在教官帶領下,從基礎的登山概念、登山安全裝備使用開始學習,循序漸進以一個禮拜的時間,攀登人生第一座臺灣百岳。非常喜歡雪的江秀真,第一次爬山就圓了賞雪的美夢!她回憶首次攀爬雪山,連續下了幾天大雪,登山隊被困在三六九山莊整整三天,當時的帶隊教官說了一席話,「山,像老婆一樣,天氣不好就像老婆心情不好,這時我們就離遠一點;老婆心情好的時候,我們就靠近一點。」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尤其是登山這件事,在個人極限之前,就算是登頂前一刻,也要選擇放下。這個道理跟著江秀真,走遍國內外大大小小的山頭。

了解自己的能力與能耐
壓抑不住好動的細胞,高職畢業後江秀真加入業餘登山團體,跟著登山前輩的腳步,累積登山相關知識與經驗,並在21歲那年取得嚮導證,開啟另一個階段的登山人生。江秀真曾經站在世界最高峰兩次,第一次是在她24歲那年,密集訓練一年多之後,費時兩個月終於登上珠穆朗瑪峰;第二次是參加攀登世界七頂峰圓夢計畫,花了三年時間成功登上世界各大洲的頂峰,於是2009年,她再度站上世界最高峰。
江秀真在大大小小的山之間遊走,不只與大自然親近,也理出人生智慧。
兩次攀爬珠穆朗瑪峰之間,就算相隔14年,江秀真還是能感受到當時女性登山的風氣不是很興盛。早期在爬山時,她覺得女生沒有很柔弱,但不理解為什麼大家都覺得需要男生來拉女生一把。江秀真認為,女性在生理上雖然天生比男性弱勢,但每個人還是有差別,她強調,在山上對自己的體能、能耐在哪裡要有自覺,她從不跟男生比速度,因為知道自己登山的強項是耐力。對江秀真來說,性別並不是攀登山峰成功的主因,因為事情成功與否,是自己決定用幾分力氣去做,而非以性別判定。她笑著說,「爬山三十幾年,從不吃藥物來調整經期時間,就算是攀爬世界高峰,也是跟生理期自然相處。」

用正面鎮定的心態 面對各項挑戰
登山是與大自然獨處的最佳時間,但更多時候需要與團隊互動互助。江秀真跟團隊一起爬山,會隨時讓頭腦維持清醒,保持理智判斷的能力,所以她從不在爬山過程中喝酒。登山過程中,不論是男女分際的拿捏,還是與隊友互動的距離,江秀真有一套自己的標準。不正面與人衝突,也不懦弱迴避問題;自己尊重自己,別人就會尊重你;當你心態正確,行為就不會歪斜,這是江秀真保護自己、讓自己避開無謂糾紛的人生智慧。

每個登山者心中都有一座令人難忘的聖山,而江秀真的生命導師,是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回憶起那次攀登,因為自覺體能無法跟上隊友時而上攀、時而下徹的腳步,選擇自己一個人獨留在5,500公尺的營地等候,沒想到這個決定卻迎來整整兩天兩夜的暴風雪。江秀真分享當時心境說道,「出生以來,從沒有感到如此無助,瑟縮在快被吹倒的帳篷裡,覺得這次可能活不下來!」熬過這場試煉,江秀真彷彿重生了一次,體會到越是面對艱難的狀況,越是要臨危不亂。登頂阿空加瓜峰後下徹,同行隊友忘了告知要先行一步,自顧自的走,身影漸漸消失在江秀真的視線之中。雖然知道自己迷路了,但她並不慌,腦中開始分析,有食物、有裝備,大不了先躲在舊營地遮蔽風雪過一晚。江秀真學會以正面、鎮定的心態去面對登山的各種挑戰,相信唯有如此,所有事情才能夠迎刃而解。

鑽研高山氣象 降低山難事故發生
回看江秀真目前的人生經歷,當下或許無法盡如人意,但現在所擁有的種種能量,又彷彿是過往有計畫性的累積。為了幫助家計,江秀真國中畢業後選擇就讀高職夜間部,以便半工半讀維持經濟收入。但有運動細胞的她沒放棄過體育夢,高職畢業後報考大學體育系,卻因為學科成績的差距,無法順利就讀,她表示,這一路上,想做的事都有去做,不管做到什麼程度、有沒有成功都不重要了,因為努力做過,就沒有遺憾。面對學業、家庭、人生裡的各種抉擇,江秀真都以這樣的態度憑直覺去做,她覺得自己的人生豐富充實,因為無所求,做任何事都很快樂。

熱愛山林的江秀真就讀森林系,任何人都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在大氣科學系測計實驗室研讀,原因著實令人好奇。江秀真說,攀爬世界七頂峰時,需要運用到高山氣象專業知識,但當時她根本沒有這方面概念,後來森林系碩士論文以山難為主題,發現高山氣象理論在山難與環境關係中,也佔有重要位置。於是在教授的提點鼓勵下,她努力考進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碩士班,鑽研高山氣象資訊的計算與測量。這三年來,每兩個月就進入雪山收集氣象資訊,與團隊致力將高山氣象資訊自動化,建立高山生態氣象監測網,期望民眾能夠根據高山氣候的預測,來調整自己的登山行程、登山裝備,結合登山教育有效降低山難事故發生。
江秀真(中)與團隊成員致力建立高山生態氣象監測網,期望透過高山氣象資訊有效降低山難發生。
推廣登山教育 帶領長者健行
完攀世界七頂峰之後,想在登山教育上著力,行腳每一所學校去講演的想法,開始在江秀真心中萌芽扎根。雖然知道推廣登山教育這條路很難,她告訴自己不管要花多久時間,去做就對了,若覺得困難而沒有行動,事情永遠不會變簡單。

近年來,江秀真發現參與戶外活動的女性變多了,尤其是中年女性,在家庭、工作的責任都告一段落之後,開始積極嘗試各種活動,反而比男性更常往戶外跑。加上臺灣人口結構已邁入高齡社會,讓江秀真對登山教育有了不同想法,相較起年輕人、學齡兒童,或許中高齡的長者才是目前最迫切需要登山教育的對象。雖然要五、六十歲的人改變觀念不容易,但是藉由帶領中高齡長者去登山健行,江秀真發現他們在驚喜自己居然能夠爬山、可以做得到之後,回來會主動積極安排下一次爬山計畫。江秀真認為,若能透過每次的登山計畫與自我管理,讓中高齡長者在健康體能上更精進,退休後的生活更有品質,也是減輕中老年人可能成為社會負擔的一種方式。

*登山訓練,銘記在心助登頂!*
不管要攀登的山岳是高山或郊山,肺活量、腿部肌耐力、負重能力,這三個登山基礎體能一定要自主鍛鍊,不求快、不高估自己的能力,從登山過程中學習如何放慢腳步,進而找到自己攀登的節奏。
在高海拔山區,溫度低、氣壓低、氧氣濃度低,更要隨時評估自身狀況,若在高山上能吃喝拉撒睡一切如常,代表身體已適應當下環境,往成功登頂邁進一大步。

於是江秀真投入成人教育研究的領域,企圖將登山教育與登山技能做結合,當理論與實務能夠結合,就能成為教案,當相關教案確立,登山教育才能有系統化的執行。江秀真認為,「教學教案必須自己花時間去完成,因為它不是硬體設施,不是花錢請誰來幫忙,或是將國外的教案東拼西湊就做得到。」為了設計出符合臺灣環境、文化、人民需求的好教案,江秀真不僅為理論做準備,也將在樂齡、成人大學演講的經驗,落實在臺灣的登山教育中。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江秀真都會醞釀出一段對自己最有意義的話。曾經,她相信當一個人有心要完成一件事,天地萬物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他;現在,江秀真體認到,生命是因為互相成就彼此,而變得更加有意義。她微笑著說:「如果我現在有某些值得被報導的成績,都是由他人從中成全或成就而來的。」江秀真認為,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都有需要幫助跟能夠幫助別人的時候,也是因為人們懂得互相、彼此成就,生命才變得更有意義。

*捍衛性別平權,不分你我*
2020年國際婦女節影片Be Myself-昂首做自己